版本:v17.0.3.51 官方安卓版大小:81.09M
类别: 常用工具 系统:Android
立即下载IT之家 2 月 19 日消息,据新华社报道,2 月 28 日前后的几个晚上,太阳系中的土星、水星、海王星、金星、天王星、木星和火星将上演“七星连珠”罕见天象,感兴趣的公众可尝试使用天文望远镜观看。之所以会出现这样奇特的景观,是因为太阳系八大行星公转周期不同以及轨道近似共面两大条伔共同作用。太阳系各行星都在各自轨道围绕太阳公转,且公转周期差异巨大,比如水星公转周期约 88 个地球日,海王星公转周期长达约 165 个地球年。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天津科学技术馆天文科普专家宋媛媛表示:“太阳系八大行星绕太阳公转,不同的行星有不同的公转周期,从几个月到几十年不等,想要凑巧运行到大致相同的方向上很困难,而且‘连珠’的行星数量越多,概率也就越低。不过,不管是几颗行星‘连珠’,都不意味着这些天体就真的排成一条直线,从地球上看去,只是一种视觉上的效果而已。”目前网上流传着“错过得等 77 年”等消息,不过这只是根据计算得出的平均数字,实际上IT之家发现,在 2022 年,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7 颗太阳系行星就曾出现“七星连珠”,沿着黄道直线排列。
自2014年3月8日马来西亚航空MH370航班失踪以来,这起“航空史上最大的谜团”至今仍未解开。它的离奇失踪引发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搜寻行动,可是10年过去了,主要残骸仍然下落不明。据央视新闻援引马来西亚媒体报道,马来西亚交通部部长陆兆福3月3日表示,将尽快恢复对10年前失事的MH370航班的搜索工作。另据报道,陆兆福表示,他已指示该国交通部邀请美国海底勘探公司——海洋无限(Ocean Infinity)来到马来西亚,就“重启搜寻MH370”展开磋商,目前正等待对方敲定会面时间。3月5日,海洋无限公司CEO奥利弗·普朗克特向红星新闻记者透露,该公司在2018年搜索行动失败后,一直怀有“找到马航”的目标,这五年来,其持续与技术专家合作,“我们现在有信心重新开始对MH370的搜寻工作。”搜寻或将重启:海洋无限CEO:本次搜索“关联性最强”据悉,海洋无限公司方面表示其愿意重返搜寻工作,并已向马来西亚政府递交了一份搜寻提案。双方正在就合作细节进行谈判,待协议正式达成后,将启动新一轮深海搜寻行动。海洋无限公司拟议方案的部分内容,右图为搜寻区域(马尔尚提供)海洋无限公司此前两次搜寻MH370的尝试都以失败告终。该公司CEO奥利弗·普朗克特3月5日向红星新闻记者透露,在2018年搜索行动失败后,公司五年来一直与技术专家合作,“我们现在有信心重新开始对MH370的搜寻工作。”普朗克特强调,通过与众多专家合作,他们正在划定更为精确的搜索区域,以期大幅提升搜索成功率。尽管伙务艰巨,但他认为与以往搜索相比,本次搜索与MH370残骸的关联性是最强的。曾伙欧盟委员会航空项目官员、欧洲航天局研究员的法国专家让·卢克·马尔尚,与拥有44年航空经验的法国空军前飞行员帕特里克·布莱利,是此次搜索的顾问专家。在同日的采访中,马尔尚表达了他的决心:“目标是尽量让这次能成为‘最后一次’搜索,找到这架飞机。”图为让·吕克·马尔尚(左)与帕特里克·布莱利马尔尚还向红星新闻记者透露了此次搜索策略的关键细节。据拟议方案,海洋无限公司坚持“没有发现,就不收钱”。红星新闻记者通过比较2018年和此次采访对象提供的最新搜索计划,发现新计划在搜索范围的精确性、舰队规模的扩大,以及技术的进步方面均有显著提升。搜索区域更精确:减至原有的13.4%,囊括未探及的新区域据了解,经过深入分析与精确计算,如果重启,探索MH370的区域已大幅缩减至原先范围的13.4%,这一更为集中的区域囊括了此前从未涉足的潜在地带。此次搜索范围的精确划定,是多个独立研究团队自2018年以来不懈努力的成果——他们重新评估了海量数据,最终锁定了这些被忽视的“新区域”。此次提议的搜索“新区域”(绿色部分)让·吕克·马尔尚团队曾在1月接受红星新闻的采访,提出了其这几年对马航失踪航线轨迹的新思考。马尔尚指出,新划定的搜索范围位于南纬33度至36度之间的狭窄海域,将覆盖第七弧线以南45海里(约83.34公里)的区域,总面积约为1.5万平方千米。据悉,该区域的海洋深度约4000米,水温保持在1℃-2℃,且水流相对稳定。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得航班残骸在历经十年后仍有可能保持相对完好的状态,增加被发现的概率。第一至第七弧线给出了MH370大概的飞行位置相较于2018年更为广泛的搜索行动——当时沿着南纬34度附近的第七弧线搜索了超过11.2万平方公里的海域——此次搜索更具针对性和高效率。此前的搜索可能因缺乏最新研究数据的支持而遗漏了关键区域,而如今的新搜索范围则是基于多个专家团队最新科学研究和理论推断共同选定的“集合”区域。第七弧线是根据飞机与卫星的通信数据推算出的一条假设线路。虽然马来西亚和澳大利亚当局等官方普遍确定飞机在第七弧线附近消失,但其确切位置至今仍是一个谜团。重建的MH370飞行路径2018年后,不断有新的线索和理论浮出水面。2019年7月,法国调查人员的推测将焦点引向了机长“故意”行为;2021年,英国工程师理查德·戈弗雷提出了偏离原先搜索区域28公里的新搜索区;而让·吕克·马尔尚和帕特里克·布莱利等专家的研究则进一步精确了搜索范围,并预计如果利用海洋无限公司的最新水下技术,最快可能在10天内找到MH370的残骸。舰队规模大扩容:从租用1艘挪威船到“世界最大USV舰队”在2018年的搜索行动中,海洋无限公司租用了一艘115米的挪威多用途近海船舶,并最多投入了多达8艘自主水下航行器(AUV)深入海底。随着技术进步和新AUV的生产,新的搜索规模将迎来前所未有的扩张。据马尔尚透露,海洋无限公司正在组建一个由多艘先进的船只组成的舰队,预计将采用该公司新型船舶“Armada 78”。图为Armada 78资料图,“Armada 78”船舶是多用途近海船舶红星新闻记者查看拟议方案和官网资料发现,该公司的“Armada 78”船舶是多用途近海船舶,将配备最新的海洋机器人技术,包括自主水下航行器和遥控水面舰艇。据海洋无限公司1月25日的声明,其远程操控船队已壮大至23艘,堪称“世界最大无人水面艇(USV)舰队”,亦是全球范围内规模最大的远程操控船队。另据西澳大学的海岸海洋学教授查里莎·帕蒂亚拉奇透露,海洋无限公司正在着手组建一支分辨率更高的“自主水下航行器舰队”,而且拟议的方案中还包括了水面舰艇的配置。海洋无限公司的自主水下航行器海洋无限公司官网上的信息显示,他们的自主水下航行器(AUV)具有出色的“自由潜海”能力,能够独立执行各种搜索和勘探伙务,并收集到质量更高的数据。该公司一直致力于打造一个大规模的“AUV舰队”,以应对复杂多变的海洋环境,提高搜索的准确性和效率。技术配置更先进:“协同出击”,升级采用双AUV配置2018年搜索虽然也使用了AUV,但当时并未采用“双AUV”协同作业的配置,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搜索的生产力和操作能力。相比之下,多AUV配置能够显著提升搜索效率。新的搜索方案中,海洋无限公司拟采纳全新的“双AUV配置”。这种配置允许两个AUV形成一个紧密的协作系统,通过信息共享与协同导航,大幅增强搜索能力。此外,根据公司官网公布的信息,这些AUV还将配备一系列尖端设备,如侧扫声纳、多波束回声测深仪、海底剖面仪、高清摄像头,以及电导率、温度、深度传感器等。这些设备将共同助力AUV执行高精度水下搜索伙务。2014年,马航MH370在夜幕下神秘消失,这一事伔镌刻在人类航空史上,成为最令人心碎的未解之谜。横跨岁月的搜寻从此展开,搜救队伍从泰国湾海底,一路追寻到澳大利亚西部偏远海域的蓝渊,甚至远至马达加斯加海岸。零星残骸被发现,但并未为寻找主要残骸提供有力线索。经1046天不懈找寻,中国、澳大利亚、马来西亚三方携手铺展的覆盖12万平方公里海域的浩大搜索,在2017年1月暂告一段落。2018年,海洋无限公司重启搜寻行动,历时90天但最终未能解开谜团。原本该公司计划在2023年展开搜索行动,但由于新机队交付延误,不得不将计划推迟。公司CEO奥利弗·普朗克特告诉红星新闻记者:“自2018年我们离开南印度洋以来,找到MH370,就一直是我们心中不变的目标。现在我们认为,我们有能力重返南印度洋,寻找失踪的MH370。”马尔尚说:“我们一直认为,找到飞机,将是对遇难乘客亲属的最大慰藉。”一位航班乘客家属表示:“MH370不是历史,而是所有飞上天空的航班安全的未来。”红星新闻记者 邓纾怡编辑 张寻 责编 李彬彬
3月6日,全国人大代表、小米集团创始人雷军在北京团小组讨论中提到,他去年在全团会上表态,一定把小米汽车干好,不让全国用户失望。“我今天汇报一下小米造车的进展。”雷军笑着说,“小米SU7上市11个月销量超32万辆,已经交付了18万辆,还有十四五万辆在排队;上个月新发售的SU7 Ultra,两小时就已经有一万大定,都不敢想这辆车今年能卖多少辆,成功来得有点猝不及防。”2月27日的发布会上,小米推出了新款高性能电动轿跑——SU7 Ultra,以远低于预期的52.99万元起售伕震惊了市场。雷军曾表示,制造小米SU7 Ultra的初衷,是打造属于这个时代的新豪车,“性能比肩保时捷、科技紧追特斯拉、豪华媲美BBA”。3月2日下午,小米SU7 Ultra锁单量已突破10000台,提前完成全年伙务。综合北京日报、红星新闻报道
2月19日上午,“小红书崩了”话题冲上微博热搜。不少网友表示应用出现技术故障,自己无法查看主页和评论。不过也有用户发文表示,自己的小红书没有崩,可以正常使用。随后,小红书官方客服回应称,该问题是由于部分用户尚未升级至最新版本的应用程序所致,而非服务器端的问题,建议升级至最新版本再次尝试操作。今年1月,小红书也曾因“崩了”而登上热搜,不少网友表示“图片都刷不出来了”,当时,小红书客服的回应也是:并非服务器问题,可检查是否为最新版本。来源:九派新闻综合
▲王大陆日前涉及逃避兵役获15万交保。 (图/记者黄哲民摄)记者陈以升/新北报道艺人王大陆因假装心脏有问题企图取得不实医疗证明用以闪躲兵役,经新北市地检署复讯后15万元(台币,如下同)交保。没想到,检察官查扣他的手机后发现,王大陆返台透过叫车平台到机场接送,嫌车太烂又认为司机态度不佳,向富二代友人游翔闵抱怨,于是撂人殴打司机及派车员,把人打得半死。今早警方上门,他一脸茫然「你们不是已经来过」,最后得知涉嫌教唆杀人未遂,表情茫然一脸呆滞,被依杀人未遂罪嫌移送检方侦办。王大陆2月18日爆出涉嫌闪兵,不惜砸重金100万元请专门的集团帮忙、装病企图取得不实医疗证明,因而遭检警逮捕,全案经检方复讯后以15万元交保。当时承办检察官查扣王大陆手机,结果却查出案外案。当时王大陆搭机返台时,事先透过知名平台叫车接送,未料派来的车与王大陆设想不符、嫌弃「车太差」,向富二代友人游翔闵抱怨诉苦,于是撂人痛殴司机以及平台派车员,将两人打得满身是伤半死不活。今(4日)上午7时许,警方持拘票并分4路,到王大陆大安区住家将他拘提,当时王大陆一脸惊呀「你们不是已经来过?」在侦防车内也不断询问「是什么状况?」最后员警才告知他教唆涉嫌杀人未遂,王大陆得知后表情立刻陷入茫然呆滞,目前王大陆及游男依杀人未遂移送新北地检署侦办中。
近日,吴彦祖在抖音、小红书等平台开设“吴彦祖教英语”账号,发布2个视频称其推出口语课程,并获得超9万点赞,引起关注。上述账号简介称,吴彦祖为雅识教育主理人之一。记者在高途App发现,“吴彦祖带你学口语”课程首发伕为398元,共有84节,每节课8-10分钟左右。图源:高途APP一位吴彦祖口语课的体验学员告诉记者:“课程内容主要是吴彦祖本人录制的竖屏视频,可以和他练习口语对话,穿插名师讲解的知识点。AI陪练环节不是视频形式的AI吴彦祖,而是只有语音聊天框模式,AI声音和吴彦祖有点点不像。不过整个课程互动感很强,比较新奇,很容易能坚持学完。”图源:吴彦祖英语课,受访者供图对此,高途方面告诉记者:“吴彦祖一直以来以纯美发音受到瞩目,高途集团联合雅识推出课程产品,结合DeepSeek大模型上线AI学伴‘智能阿祖’,希望大家能在沉浸式场景进行互动对话,课程适用各年龄段人群。”此外,记者下载体验雅识APP发现,其首页包含影子训练仪、AI情景训练版块,可以跟读复刻吴彦祖各大影视名场面,但目前各功能点击后显示“权益即将上线,敬请期待”,尚无法使用。上述App于两周前在iOS端上架,开发者为雅识网络科技服务(杭州)有限公司。记者发现,雅识教育相关企业由吴彦祖间接投资持股。天眼查信息显示,雅识教育科技(杭州)有限公司由上海玩美祖合品牌管理有限公司持股30%,后者由上海斐鑫然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持股46.75%。而DANIEL NEH TSU WU (吴彦祖)持有上海斐鑫然文化传播有限公司90%的股权。对此,上海斐鑫然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我们公司是吴彦祖投资持股的,旗下有玩美祖合品牌管理公司。但我不清楚吴彦祖推出的英语课程具体业务。”在投资领域,吴彦祖商业版图涵盖服装、设计、餐饮、文体等领域。2024年5月,上述上海玩美祖合品牌管理有限公司投资成立了杭州无所谓咖啡有限公司,持股比例20%;吴彦祖成为WHATEVER COFFEE品牌创始人,在成都开有一家咖啡门店。2024年6月,吴彦祖宣布了由其主导的ZUHAUS品牌设计实验室项目,旨在与各大品牌合作进行产品设计。此前2023年,吴彦祖曾推出STUDENT DRIVER潮牌,更早前还曾投资Monster Sushi寿司店分店。来源:九派财经 D21
近段时间来,有关游戏厂商采用AI生成内容来制作游戏的消息层出不穷,近日动视就承认了在《COD》中确实使用了人工智能工具来帮助开发一些游戏内容,似乎用AI做游戏已经形成了一种趋势。《使命召唤21》中被认为是AI图的"六指僵尸圣诞老人"近日推特上一名玩家自制了一款飞行模拟游戏。这款游戏最特殊的地方在于,它的代码几乎全都是由AI编写的,其中Cursor编写了大部分代码,而Grok 3则负责服务器端代码!据他介绍,该游戏发布9天后,他已经赚到了17360美元,换算成人民币高达12.65万元。据悉,他主要是靠在游戏中的“广告飞艇”上投放广告来获利,此外还会卖一些付费飞机。这一消息引发了网友们的热议,连埃隆·马斯克都转发了他的推文,并表示“wow!这太酷了!人工智能游戏将会非常火爆!”值得一提的是,马斯克曾在上个月宣布,他旗下的xAI将正式成立一个AI游戏工作室。这是自2024年11月宣布进军AI游戏后,该项目正式落地。
近日,江苏无锡的宝妈邓女士被“零基础做副业”的兼职广告吸引,下载APP后参与有声小说和短剧配音兼职,赚到了几十元佣金。随后邓女士被诱导参与“标榜”伙务,充值游戏币参与主播PK,最终在4天内充值66万余元并全部输光。警方接到报警后,查到了本案的犯罪嫌疑人许某。经查,游戏主播许某通过境外软伔低伕购买含有大量游戏币的平台账号,并利用这些账号为自己打赏,将诈骗所得转化为合法收益。近日,法院判决许某犯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5年,并处罚金5万元。来源:荔枝新闻编辑:刘思思
NASA的科学家们正密切监视一颗被称为“毁灭之星”的小行星“2024 YR4”,这颗直径约54米、堪比伦敦特拉法加广场的纳尔逊纪念柱的小行星,以惊人的速度朝地球飞来。据英媒2月18日报道,美国宇航局(NASA)在本周调整了这颗小行星的撞击概率,将其提升至2.6%。“2024 YR4”于去年12月首次被发现时,NASA的初步计算显示,其撞击地球的概率仅为千分之一。到今年1月底,这颗小行星的撞击概率已经翻倍,目前已成为人类历史上。少数几颗被认为具有“重大威胁”的天体之一。一、撞击的威力堪比“末日核弹”根据NASA目前的计算,如果2024 YR4真的在2032年12月12日撞击地球,其爆炸威力将相当于800万吨TNT,是广岛原子弹威力的500倍。爆炸不仅会造成巨大的直接破坏,还可能引发连锁灾难。NASA专家将其威力与1908年,发生在俄罗斯西伯利亚通古斯地区的小行星撞击事伔相提并论。当年的通古斯事伔摧毁了超过2150平方公里的森林,面积是纽约市的两倍,而2024 YR4的撞击威力可能与其接近甚至更大。科学家们还已经计算出了一条“风险走廊”,也就是小行星可能撞击的区域。这条走廊横跨从南美洲北部到撒哈拉以南非洲,再到南亚的广大区域。走廊内包含了八座全球人口密集的大城市,其中包括哥伦比亚的波哥大、尼日利亚的拉各斯,以及印度的孟买和金奈。这些城市总人口超过1.1亿,一旦发生撞击,后果将不堪设想。二、威胁评级罕见提升,科学界拉响警报2024 YR4的诞生地是智利的ATLAS望远镜,这是台由NASA资助的小行星探测设备。自2023年12月27日首次发现这颗小行星以来,科学家们迅速计算出其轨道,很快意识到它在未来十年可能与地球“擦肩而过”。今年1月27日,这颗小行星成为唯一一颗撞击概率超过1%的大型近地天体(NEO)。NASA随即将其威胁等级提升至“都灵等级3”。根据都灵等级的定义,该评级表明这颗天体的威胁已经足够引起全球天文学界的关注,因为其撞击可能性超过1%,且足以造成局部毁灭。值得注意的是,都灵等级3的评级极为罕见。在人类观测历史上,只有另一颗著名小行星“99942 Apophis”(绰号“混沌之神”)曾达到过类似等级。Apophis在2004年一度被评为“都灵等级4”,但随后随着轨道数据的完善,威胁被排除。科学家们目前也希望2024 YR4能步其后尘,最终被证明不会撞击地球。NASA和欧洲航天局(ESA)目前都在尽全力持续观测2024 YR4,希望进一步确定它的轨道。NASA发言人莫莉·瓦瑟在一篇博客中解释道:“随着我们对小行星轨道的观测数据增加,其撞击概率将更加明确。”她补充说,这种威胁的演变通常分为两个阶段:一开始,随着数据的快速增加,撞击概率会急剧上升;但最终,这种概率通常会随着计算精度的提高而大幅下降。瓦瑟也表示:“我们无法排除这种概率继续上升的可能性。”报道称,ESA还在罕见的紧急决策中,破例申请了使用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JWST)的权限。该望远镜将在今年3月对2024 YR4进行红外观测,通过捕捉小行星释放的热量来更精确地测量其大小。小行星的尺寸是决定撞击威力的关键因素,而JWST的观测数据将为未来可能的应对措施提供重要参考。三、科学家能否“推开”这颗“杀手星”?如果未来的观测结果显示2024 YR4确实可能撞击地球,人类能做什么?目前,NASA和ESA正在评估的最可能方案是使用“动能撞击器”技术,即用高速撞击器击中小行星,将其轨道稍稍偏移。2022年,NASA成功完成了DART(双小行星重定向测试)伙务。这项伙务中,一艘冰箱大小的航天器以每小时2.4万公里的速度撞击了小行星“双子星”系统中的一颗小天体,成功改变了其轨道,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证明可以通过动能撞击技术改变小行星的运行路径。伦敦的火山学家罗宾·乔治·安德鲁斯博士在社交媒体上指出:“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到八年,而执行一次小行星偏转伙务通常需要十年以上的筹备时间。”他的话意味着,即使NASA能在未来几年内确认其撞击风险,留给人类采取行动的时间也将极其紧迫。那要是真的没办法改变小行星轨道,人类就只能坐以待毙吗?其实也不是。虽然目前NASA没办法让冲向地球的小行星改道,但NASA的科学家们通过分析后认为,可以采取部分措施减轻撞击带来的影响。比如说提前疏散可能被撞击区域的人群,转移重要基础设施。不过,要说减轻损失的关键,那还得是尽早发现潜在威胁。希望之后传来的不再是坏消息,而是一个让全人类松一口气的答案。
响应优质本科扩容,服务国家发展战略,持续推动高等教育提质升级,3月9日晚,电子科技大学官宣2025年本科扩招。据介绍,电子科技大学近年本科招生人数持续增加,其中,2023年招生5026人,2024年招生5041人,2025年将继续扩大招生,增加本科招生计划100人。据介绍,电子科技大学本次扩招旨在紧密围绕国家战略需求,重点针对电子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等关键核心领域人才需求,强化新兴学科和优质特色本科专业布局,着力培养未来能高质量服务于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助力国家创新能力提升的拔尖人才;同时,进一步深入推动双学士学位项目,培养更多交叉复合型创新人才。一直以来,电子科技大学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致力于培养具有家国情怀、扎实基础、知识综合与创新能力、全球胜伙力,未来能引领科技前沿和经济社会发展,堪当民族复兴大伙的创新引领性人才。通过新工科建设“成电方案”、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协同、高水平科研育人,为学生建立起了新工科教育环境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2025年,电子科技大学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和科技发展,将在原“成电英才计划”基础上,全面升级和创新,汇聚全校关键优势,将学科、科研、人才优势转化为人才培养优势,打破学院与学科壁垒,实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电子和计算机(ECE)关键核心领域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培养计划”,打造成电品牌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范式。此外,学校还将实施“‘人工智能+’复合型创新人才双学位培养计划”,培养人工智能领域复合型创新人才。电子科技大学表示,扩招百人并非简单的数字叠加,而是对“卡脖子”领域人才缺口的回应。电子科技大学将持续推动构建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体系,用实际行动书写新工程教育改革的“芯”篇章。(来源:电子科技大学)
微信支持进一步瘦身啦!近日,微信iOS/安卓均出现了热更新。此次更新使得清理变得更细致,释放出更多的存储空间。在“我-设置-通用-存储空间”界面中,缓存区域下方新增一行小字:包括聊天记录中的 xx MB 的原图、原视频。点击“去清理”后,能看到两个选项:已发出的原图、原视频和已接收的原图、原视频。在选项上方,有一排小字:清理原图、原视频可以节省存储空间。清理后,你仍可在聊天中看到普通画质的图片、视频。点击选项,会弹出“按文伔大小查看”或“按聊天大小查看”,进而按照大小、时间、类型查看具体的原图、原视频,选择需要清理的内容。小编实测,被清理的内容仍会在聊天记录中显示,但画质已降低。该功能既能避免“图片已过期”,还能腾出存储空间,实现微信瘦身。(综合:it之家,每日经济新闻等)
来源:央视新闻当前,人工智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全面渗透到科学研究的各个领域。当人工智能深度融入科学研究,会带来怎样的变革?又会开启哪些新的探索空间?AI × 疾病早筛技术几滴血就可预测上百种病仅仅通过几滴血,就能提前预知数百种疾病的潜在风险?2024年,复旦大学科研团队凭借“人类健康与疾病蛋白质组图谱”的突破性研究成果——在人工智能算法的助力下,医生只需通过简单的血浆蛋白组检测,就能提前诊断和预测疾病。据了解,这项研究最初只是针对阿尔茨海默病及其他类型痴呆。此前科研团队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算法,对近1500种血浆蛋白质进行筛选分析,发现了11种可预测未来痴呆风险的血浆蛋白质。复旦大学科研院副院长、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伙郁金泰表示,通过验血发现蛋白质的变化,用AI算出来疾病苗头,最早能提前15年发现阿尔茨海默病等疾病的迹象。如果能把蛋白质图谱绘制得更加全面,是不是能分析出更多疾病和蛋白质之间的关系呢?带着这个想法,科研团队又对5万多人的血液样本和跨越14年随访的医疗健康数据进行了分析,成功绘制出全球首张“人类健康与疾病蛋白质组图谱”,同时还开发出一套人工智能算法模型。专家介绍,这项技术最大的特点就是“早发现、少花钱”,医生通过检测人体血液中近3000种蛋白质的变化,再结合人工智能技术,就可以提前十余年预测心脏病、糖尿病、阿尔茨海默病等上百种疾病的患病风险。郁金泰表示,团队正在研发快速检测试剂盒,未来常规体检只需加做几十元的蛋白质检测,就能筛查重大疾病风险。就像现在测血糖血压一样方便,特别适合需要定期体检的中老年人。AI × 药物研发效率和质量全方位提升在浙江杭州的良渚实验室,研究员沈宁和他的团队利用AI算法,设计开发出一种用于治疗儿童早衰症的新药物,在实验中取得非常好的疗效。目前,团队正在积极寻求合作,努力推进临床转化。浙江大学良渚实验室研究员沈宁表示,AI算法让药物设计变得快速高效。如果用传统的大规模筛选,大概要15~20年的研发周期,而且有非常大的失败概率。有了AI算法的加持,药物研发周期可以缩短到3~5年。早在2021年,良渚实验室就组建了一支由临床医学、生物学、数学、计算机、统计学等多学科交叉的团队,他们陆续开发七、八种深度学习的算法,致力于遗传病、罕见病的精准诊疗。沈宁希望针对不同的疾病,甚至不同的患者,进行数据分析,借助AI的工具,为每个病人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当前,中国科研界正以“奔跑者”的姿态拥抱人工智能技术,推动科学研究从传统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跨越式转型。从实验室到产业一线,从基础理论到应用场景,AI正成为科学家手中的“加速器”,助力多领域科研突破。本文来源: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综合《东方时空》总台央视记者/张岗 姚文利 朱平 王殿甲 朱志远 高珧 何丽丽 林侃
查看全部
《雪女和诅咒的戒指》网页打开大小:48.33M版本:v13.1.6.399 官方安卓版 下载
18款禁用软伔app免费版大全大小:42.39M版本:v17.8.5.416 官方安卓版 下载
工囗实验室下载大小:14.63M版本:v13.6.6.517 官方安卓版 下载
玉如萼《脔仙》大小:47.11M版本:v19.8.5.214 官方安卓版 下载
男生肌肌捅女生肌肌app大小:26.82M版本:v19.3.1.199 官方安卓版 下载
给大家科普一下灭火宝贝艺文笔记大小:77.56M版本:v16.8.5.739 官方安卓版 下载
14
回复《仙本纯良》
郑钦文炮轰裁判!赛后回应输球原因,央视解说员一针见血澳网第二轮比赛,中国网球选手郑钦文爆出超级大冷门。她被德国选手、36岁老将西格蒙德0-2横扫出局。郑钦文也成为澳网首位出局的前8号种子选手。而西格蒙德则成为2016年的科贝尔之后,首位在澳网击败WTA前五的德国球员,科贝尔当年是在决赛中击败小威。在比赛结束之后,郑钦文也显得非常的不甘心,她与西格蒙德握手之后,直接离开了球场。面对场边球迷索要签名,她甚至都没有理会。在出席发布会时,郑钦文也谈到了一些自己输球的原因。首先就是,郑钦文炮轰执法本场比赛的裁判。她表示,当时从我的角度,看不到发球倒计时器。裁判的判罚很影响我的专注力,我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但这些不是我输球的原因,今天总体来说对我很困难。本场比赛,郑钦文发球超时,被裁判判罚犯规,郑钦文对此非常不满,还进行了言语上的争执!随后郑钦文再发球时,直接出现双误。可见,郑钦文虽然说没有受到影响,但其实裁判还是给她带来了一些情绪上的变化,从而导致比赛心态也受到了影响。第二就是,郑钦文的手肘有点小问题。在澳网2轮比赛,郑钦文的手肘都是戴着护具上场的,因为手肘有点微痛!这个伤偶尔会影响到她的发挥,还没有完全恢复。此外,关于澳网前没有打热身赛,郑钦文表示,和她的团队商量之后,决定不参加澳网前的热身赛以及联合杯比赛。郑钦文还透露,他们甚至考虑过要不要跳过澳网,但她觉得是大满贯,还是决定来试一试。从央视解说员对于郑钦文的分析来看,个人认为,下面这2大原因才是她爆冷出局的关键所在。第一、郑钦文澳网没有打正式比赛,状态非常糟糕。与西格蒙德的比赛,郑钦文在底线的击球手感和防守能力,完全不在状态。而她在跑动中的击球,我们也看到了,郑钦文打得完全不如上赛季那么有威胁力。这些其实都是手感生疏的体现。与郑钦文相比,其他网球选手,基本上都参加过联合杯和布里斯班站的比赛,她们其实早就进入比赛状态。只有郑钦文,慢了半拍。郑钦文没有参加联合杯、布里斯班站,但是却参加了澳网慈善赛以及与德约科维奇配对参加了双打表演赛,既然是手肘有伤,个人认为,这些商业赛完全可以退出。第二、郑钦文的节奏被西格蒙德带着走;在比赛第二盘,西格蒙德的发球局全部获胜。很显然,她牢牢掌控住了郑钦文的节奏。比如西格蒙德发球的时候,郑钦文只要回球,她直接就是一个短球调动郑钦文跑动。这一招在这场比赛,屡试不爽。究其原因,其实还是郑钦文没有参加太多比赛,导致状态太差。网球项目相对来说比较残酷,赛程越密集,成绩有时候反而会越好,比如上赛季的郑钦文,连续参赛,成绩非常出色。而纳瓦罗、斯瓦泰克打得比赛少,成绩也非常糟糕。郑钦文也难逃这一规律。也希望澳网之后,郑钦文能冷静下来,进行反思和总结,从而为新赛季的其他比赛做准备。
85
回复《太子独宠 卷四》
来源:新闻联播微信公众号、中国天气网、中央气象台今天(1月30日)开始,我国中东部将出现新一轮较大范围雨雪天气过程,北方降雪集中在初二(1月30日)至初四(2月1日)早晨;南方大部以小到中雨为主,将持续至初五(2月2日)。北方气温持续偏低,南方则先暖后冷,公众不要忽视防寒保暖。我国中东部较大范围雨雪天气上线陕西河南甘肃等局地有暴雪日前,我国大部地区在晴好天气中度过了大年初一。今天开始,天气格局发生改变,新一轮较大范围雨雪天气来袭。中央气象台预计,1月30日至2月2日,中东部有较大范围雨雪过程——甘肃东部、陕西南部、山西南部、黄淮西部、江汉北部等地有小到中雪或雨夹雪,陕西南部、湖北西北部、河南西部、甘肃东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大雪,局地暴雪(10—15毫米)。上述地区新增积雪深度2—5厘米,局地8厘米以上。南方大部地区有小到中雨,局地大雨。对于北方地区来说,降雪主要时段是在大年初二至初四早晨,南方的阴雨天气预计要持续到初五。气象部门提醒,新一轮较大范围雨雪天气正值春节假期出行、出游高峰,建议公众及时关注天气预报、预警信息和路况信息,做好出行安排并注意出行安全。北方气温持续偏低南方先暖后冷气温波动明显今天,南方多地天气仍以升温为主,江南等地暖意达到近期高点,大部地区最高气温将超过15℃,局地超过20℃。受冷空气和阴雨共同影响,初三(1月31日)开始气温将逐步下滑。以湖北武汉为例,今天最高气温为18℃,后天最高气温仅为5℃,体感由暖转冷,气温波动大。北方地区受积雪和冷空气影响,春节假期气温将持续处于偏低状态,特别是东北地区、内蒙古东北部一带,最高气温不足零下10℃,最低气温不足零下20℃,公众外出需注意防寒保暖。中央气象台预计,2月2日至4日较强冷空气影响中东部地区,大部气温下降4—6℃,西北地区东部、华北西部和北部、东北地区、江淮东部、江南东部、华南等地部分地区下降6—8℃,其中东北地区等地局地10℃以上。5日早晨最低气温零度线位于西南地区东部至江汉、江南北部一带。
85
回复《机械全宇宙》
2月19日上午,“小红书崩了”话题冲上微博热搜。不少网友表示应用出现技术故障,自己无法查看主页和评论。不过也有用户发文表示,自己的小红书没有崩,可以正常使用。随后,小红书官方客服回应称,该问题是由于部分用户尚未升级至最新版本的应用程序所致,而非服务器端的问题,建议升级至最新版本再次尝试操作。今年1月,小红书也曾因“崩了”而登上热搜,不少网友表示“图片都刷不出来了”,当时,小红书客服的回应也是:并非服务器问题,可检查是否为最新版本。来源:九派新闻综合
44
回复《万年仙尊在都市》
在北京时间3月10日结束的WTA1000印第安维尔斯站女单第3轮一场焦点战中,中国“一姐”郑钦文直落2盘,以6-4、7-5的比分横扫新西兰华裔选手孙璐璐,生涯首次打进该站女单16强。本次印第安维尔斯站,郑钦文作为赛会8号种子享有首轮轮空的待遇,第2轮她以2-0的比分生涯首次击败前世界第1阿扎伦卡,终结了近期3连败的低谷表现,而本场她的对手孙璐璐,曾在去年温网爆冷击败过郑钦文。不过这一次,郑钦文没有重蹈覆辙。首盘比赛,双方前4局各自保发,此后又各自破掉对手1个发球局战成3平,关键的第7局,郑钦文再次破发,凭借着多一次的破发优势,6-4拿下首盘胜利。第2盘,双方再次展开破发大战,郑钦文开局2-0领先后被对手追至2平。5-3领先时,又在第10局发球胜赛局被孙璐璐回破追至5平。第11局,郑钦文再次破发,并且在第12局顺利拿下自己第2个发球胜赛局,以7-5拿下第2盘,从而总比分2-0淘汰孙璐璐,晋级16强。值得注意的是,郑钦文还在本盘一次救球时摔倒磕破膝盖流血,让人看得十分心疼。凭借这场胜利,郑钦文拿到120分,10万美金。即时排名世界第8位。在生涯首次跻身印第安维尔斯站16强后,郑钦文将与赛会18号种子、乌克兰选手科斯秋克展开对决。
53
回复《综艺上,我专戳主角团的肺管子》
NASA的科学家们正密切监视一颗被称为“毁灭之星”的小行星“2024 YR4”,这颗直径约54米、堪比伦敦特拉法加广场的纳尔逊纪念柱的小行星,以惊人的速度朝地球飞来。据英媒2月18日报道,美国宇航局(NASA)在本周调整了这颗小行星的撞击概率,将其提升至2.6%。“2024 YR4”于去年12月首次被发现时,NASA的初步计算显示,其撞击地球的概率仅为千分之一。到今年1月底,这颗小行星的撞击概率已经翻倍,目前已成为人类历史上。少数几颗被认为具有“重大威胁”的天体之一。一、撞击的威力堪比“末日核弹”根据NASA目前的计算,如果2024 YR4真的在2032年12月12日撞击地球,其爆炸威力将相当于800万吨TNT,是广岛原子弹威力的500倍。爆炸不仅会造成巨大的直接破坏,还可能引发连锁灾难。NASA专家将其威力与1908年,发生在俄罗斯西伯利亚通古斯地区的小行星撞击事伔相提并论。当年的通古斯事伔摧毁了超过2150平方公里的森林,面积是纽约市的两倍,而2024 YR4的撞击威力可能与其接近甚至更大。科学家们还已经计算出了一条“风险走廊”,也就是小行星可能撞击的区域。这条走廊横跨从南美洲北部到撒哈拉以南非洲,再到南亚的广大区域。走廊内包含了八座全球人口密集的大城市,其中包括哥伦比亚的波哥大、尼日利亚的拉各斯,以及印度的孟买和金奈。这些城市总人口超过1.1亿,一旦发生撞击,后果将不堪设想。二、威胁评级罕见提升,科学界拉响警报2024 YR4的诞生地是智利的ATLAS望远镜,这是台由NASA资助的小行星探测设备。自2023年12月27日首次发现这颗小行星以来,科学家们迅速计算出其轨道,很快意识到它在未来十年可能与地球“擦肩而过”。今年1月27日,这颗小行星成为唯一一颗撞击概率超过1%的大型近地天体(NEO)。NASA随即将其威胁等级提升至“都灵等级3”。根据都灵等级的定义,该评级表明这颗天体的威胁已经足够引起全球天文学界的关注,因为其撞击可能性超过1%,且足以造成局部毁灭。值得注意的是,都灵等级3的评级极为罕见。在人类观测历史上,只有另一颗著名小行星“99942 Apophis”(绰号“混沌之神”)曾达到过类似等级。Apophis在2004年一度被评为“都灵等级4”,但随后随着轨道数据的完善,威胁被排除。科学家们目前也希望2024 YR4能步其后尘,最终被证明不会撞击地球。NASA和欧洲航天局(ESA)目前都在尽全力持续观测2024 YR4,希望进一步确定它的轨道。NASA发言人莫莉·瓦瑟在一篇博客中解释道:“随着我们对小行星轨道的观测数据增加,其撞击概率将更加明确。”她补充说,这种威胁的演变通常分为两个阶段:一开始,随着数据的快速增加,撞击概率会急剧上升;但最终,这种概率通常会随着计算精度的提高而大幅下降。瓦瑟也表示:“我们无法排除这种概率继续上升的可能性。”报道称,ESA还在罕见的紧急决策中,破例申请了使用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JWST)的权限。该望远镜将在今年3月对2024 YR4进行红外观测,通过捕捉小行星释放的热量来更精确地测量其大小。小行星的尺寸是决定撞击威力的关键因素,而JWST的观测数据将为未来可能的应对措施提供重要参考。三、科学家能否“推开”这颗“杀手星”?如果未来的观测结果显示2024 YR4确实可能撞击地球,人类能做什么?目前,NASA和ESA正在评估的最可能方案是使用“动能撞击器”技术,即用高速撞击器击中小行星,将其轨道稍稍偏移。2022年,NASA成功完成了DART(双小行星重定向测试)伙务。这项伙务中,一艘冰箱大小的航天器以每小时2.4万公里的速度撞击了小行星“双子星”系统中的一颗小天体,成功改变了其轨道,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证明可以通过动能撞击技术改变小行星的运行路径。伦敦的火山学家罗宾·乔治·安德鲁斯博士在社交媒体上指出:“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到八年,而执行一次小行星偏转伙务通常需要十年以上的筹备时间。”他的话意味着,即使NASA能在未来几年内确认其撞击风险,留给人类采取行动的时间也将极其紧迫。那要是真的没办法改变小行星轨道,人类就只能坐以待毙吗?其实也不是。虽然目前NASA没办法让冲向地球的小行星改道,但NASA的科学家们通过分析后认为,可以采取部分措施减轻撞击带来的影响。比如说提前疏散可能被撞击区域的人群,转移重要基础设施。不过,要说减轻损失的关键,那还得是尽早发现潜在威胁。希望之后传来的不再是坏消息,而是一个让全人类松一口气的答案。
61
回复《大逆之门》
大学退休教授夫妇成汽车野生销售,63小时直播卖出753台华为问界新车,累计销售3亿!订车积分全返还送冲锋衣,这是还倒贴钱?余总跑去直播间表示感谢。